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溯源玺印之出
发布时间:2017-08-10       来源:民建会艺专委官网

 


  殷商时期,我国已有老练的玺印呈现,它们以征诚信,以示身份,以明功用。印章发展到隋唐之后,直至今天,大大都的用法是沾以油色盖于纸张之上。隋唐之前,印章并不常用于纸张绢帛等软质平面材料上,而是盖于陶器上,或打印于金银等金属表面,更为重要的是印于泥上,对书籍、资产、门钥、仓廪等进行封护,以防无关之人拆启。这样,就形成了古代“封泥准则”,实质是我国古代玺印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


  古代玺印的系统研讨,至迟不晚于宋代金石学发达之时,可古玺印文明重要的一支,即古封泥的承认与研讨却好像很晚。相对于自赵宋以来秦汉玺印研讨,东周玺印的承认与研讨也比较晚,大约明代的研讨者还不能掌握东周玺印的特征,直到清代乾隆五十二年之后,程瑶田等金石学家才从“私玺”下手,逐渐辨认出与“六国文字”相合的东周玺印。到二十世纪中后期,古玺印研讨者与古文字学家已经可以将出土或保存的东周玺印(尤其是官印)大致区分为燕系、齐系、三晋、秦系、楚系、巴蜀系玺印了。人们见到东周玺印,也见到不少东周玺印抑盖的陶文,可是东周封泥却很少发现。

特别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