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当代民族艺术人物——任静光
发布时间:2022-11-30       来源:民建会艺专委官网

任静光.jpg


任静光,字幽明、渊亮,笔名(艺名)有石牛、任远等。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邮册》邮品设计艺术顾问、北京将相红色文化交流中心特邀艺术家与“传承红色基因形象大使”、北京京华阁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博鳌亚洲艺术人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楹联书艺会常务理事、特聘书画专家、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会员等,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有获奖,被国内文化机构、博物馆、档案馆、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私人所珍藏。

任静光自幼喜爱绘画,先后得到了张秀珍、徐翁迪、凌近仁、何业琦、孔仲起等名师名家的传授、指导与指点。1986年结业于浙江美院东方学院国画专业。长期以来,他潜心学习,不畏寂寞,艰辛探索,对艺术由继承致创新,个人艺术风格十分鲜明。他把对自然的情怀、对现代社会的感悟融入画中,使作品有了耐人寻味的画面意境,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与美感、精神上的感染与寄托。他那既有民族精神又有时代风貌的国画艺术,为继承、发展和开拓我国传统艺术作出了新的贡献,展示了其作品所具有的历史性价值、思想性、学术性研究价值与品赏珍藏价值。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书画鉴定专家品鉴其作品:“集诸家之长,而得其大成,师法自然,大胆创新,自成一家。”

由于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被中国有关文化机构、艺术组织和主流媒体机构分别先后授予“中国当代实力派艺术家”、“中华民族杰出艺术家”、“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艺术传承推动者”、“民族文化艺术传播大使”、“2019年度影响力书画名家”、“2020中国当代优秀人民艺术家”、“时代精英人物”、“人民心中的大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度书画作品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传统文化进万家、建党百年纪念勋章”、“2021国际传播影响力功勋艺术名家”、“文化先行,助力东奥——2022北京东奥会书画艺术大使”和“2022国际和平艺术家”等荣誉 。


||任静光访谈||



幽境自能情外见  高怀独出意界深

——记著名艺术家任静光先生

观赏艺术家任静光先生的山水作品,总能给人一种超然物外、幽静清新的感觉,仿佛来到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只与琴棋书画、诗酒花茶为伴,笑傲自然,俯仰天地,同时感受到自然山水的壮丽绝美,平静生活的美好静谧。俗话说画如其人,生活中的任静光先生给人的感觉亦如其作:儒雅、内敛、含蓄、稳重,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条理清晰有致,尤其是说到自己的艺术创作,更是打开了话匣子,可以感受到他对水墨的挚爱和深情。让人不禁想一探其不平凡的艺术人生。

性灵悟道归本真  承古入怀抒胸臆

任静光先生,字幽明、渊亮,笔名石牛、任远等,自幼喜爱绘画,先后得到张秀珍、徐翁迪、凌近仁、何业琦、孔仲起等名家指点,曾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东方学院国画专业。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任静光先生跟随着老师的脚步,吸取各家绘画技法之精髓,并探求和感悟“心摹手追”之所得,化为己用。画者之难,首要“心摹”,后为“手追”。在任静光先生的实践中,他亦有由眼入心,再由心到手的体悟。

“中国画的学习是从临摹开始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意临,先看在眼里,再用脑子记住,再用心去感受和酝酿,最后才诉诸笔端。对于临摹的研习,主要还是汲取古法意韵,使自己拓宽思路,去探索其中的创作规律。绘画的创作其实是笔墨技法和思想神韵的有机结合。”

中国画重立意,立意是笔墨的根基。从总体来讲,中国画的立意是“以物写神”的艺术,是“写意”的艺术,强调画外精神之表达,而非画作本身。任静光先生的作品,就具有比较鲜明的中国文人画写意精神。文人画源起于汉代,至两晋顾恺之“形神”理论,南朝宗炳的“畅神”说,唐王维的“画乃吾自画”之思想皆开滥觞。其重“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之特点是为画作内涵。看过任静光先生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创作理念中的恪守和审美旨趣,在尊崇传统精神,沿承古意理念的基础上,不去计较笔墨点染之出新出奇,而是以平和的笔触皴染出柔润,丰实,沉远的画面质感,亦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形神兼备”之论的淋漓展现,体现出文人画“格调高雅”的审美意趣。

一如当代书画大家所评述的那样:任静光先生的山水画,无论从造型、技法还是画面气韵均变化多样,既灿烂明艳,又温蕴俊秀,块勾其形,色彰雅意,处处契合。尤其是其远景之处理,以冲虚渐淡之写意,既彰显山之灵秀,天之高远;又烘托近景之秀,使画图立即充盈出灵动清新的烟火气息,给人一种气象万千的感受。他以浓墨重彩的方式将山水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细细观来,画中的山似山非山,画中的水似水非水,但观者可以感受到山的壮丽,水的绝美。

踏遍千山悟天道  意随心走自成风

任静光先生在数十年的丹青所历过程中,始终坚持向自然求道,身形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为了寻求创作灵感,亲身到大山大江大河大谷中采风,将让自己动心的景色用笔记录下来,同时在遍览群峰幽谷、飞瀑茂竹的过程中,细细品味自然和生活,在创作中将那些“感时花溅泪”的惆怅,“举杯邀明月”的狂放,“乘醉听箫鼓”的逸兴,“知交半零落”的叹惋等诸多的情思都融汇于笔端,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勾连,在线条的勾勒,色块的皴染中尽情表达着所悟所感。我们能从他的笔墨中捕捉到一种似乎经“过滤”了的意境,那就是宁静致远的隽秀和雅致。

任静光先生的作品笔墨苍劲、造型浑厚、设色清雅、画面静谧。他的作品既有精致细腻的笔墨,又有超越物象的空灵飘逸,酣畅淋漓的线条与飞扬恣肆的笔法,巧妙地构筑着笔端的虚实、浓淡、轻重,呈现给人们一种安逸、净雅、空灵的意境。

纵观他的每一幅山水画,皆苍劲润泽,深邃幽远,给人大气之感。他笔墨高古,气韵生动,墨法之中藏笔韵,运笔之中藏灵气,达到了“元气淋漓障犹湿”的境界。胸中脱去尘浊,丘壑自然内营。正是以一种澄明虚静的精神状态,与自然浑然合一,展山水之本真,开旷达之胸襟,集山水之灵气,除世俗之凡心,以自然之情韵涤心海之灵境,阐明了古人所说的“澄怀味象”。他得道于山水,又蕴蓄墨端,展于素笺,抒胸中之逸气,阐天地之大道。正因如此,一幅幅既展示自然天韵,又饱含山水风骨、山水精神的画卷才意味深长。

先生在自己不同的艺术阶段,也有着不同的艺术思考、艺术见地、艺术习惯、艺术性格,并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反映在作品中,即为内核相同,但是笔法细节却大不相同,甚至有的作品名称都一样,但是仔细品味,其中笔墨线条、构思布局、骨力用笔皆不一样,这样就可以避免创作上的千人一面,让自己的创作始终充满朝气、生机。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言:“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提出了艺术作品的抒情功能,而这种千变万化的情感有赖于不同的技法去表现,不同的技法有不同的内涵,反映不同的情感,抒情求变,任静光先生在创作上即坚持抒情求变,让自己的艺术不断精进,但也有不变,主要有两点:一是坚持传统不变,传统是源、是根,背离传统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静光先生一直坚持在传承中求变化、求发展,二是坚持贴近自然生活不变,追求宁静中和之美,雅俗共赏,绘画毕竟是给广大民众看的,不论画什么内容,力争广大观众感同身受,能够欣赏。

守正开新意蕴生   丹青铸魂志千里

近代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陈氏所言之四要,实是相互关联的综合学养,观者能从画家诉诸于作品的审美格调以及笔墨意趣上体味到。在任静光先生的作品里,就会让人感到一种“不为物役,不被法拘”的自由。他的作品不浮躁,不张扬,不激进,更有深厚学养的沉实,而在淡雅中透显的热烈,又恰是表现他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万物生命的关怀。这是一种身于尘嚣中所拥有的,难能可贵的禅意精神对绘画逸品作了脱于名利的思想境界。

对于艺术创作,任静光先生认为一定是要能够承古开新,“以最大的努力打进去,以最大的胆量打出来”,这样才能够既得古法,又得时风,笔法和意蕴相辅相成。正是凭借着数十年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任静光先生在艺坛获得了诸多殊荣。

个人艺术作品与艺术成就被载入《境界——人民眼中的艺术家》《中国艺术大家》《中国美术选集》《人民喜爱的书画家》《中国书画领军人物》等典籍。获得“中国美术百杰”“中国书画事业成就贡献奖”“中国当代实力派艺术家”“中华民族杰出艺术家”“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艺术传承推动者”等荣誉。

不过不论取得多大成就,不论身在何处,水墨丹青始终是任静光先生的头等要事,且他总能看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并尽力完善。绘画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种寄托,相信,在未来的艺术之路上,任静光先生将以更加自然动人的笔墨,攀登更高的艺术巅峰,在丹青之史中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抹动人亮色。


||作品赏析||



风雪之中见精神.JPG

风雪之中见精神


风雪竹石图.JPG

风雪竹石图


平安颂.JPG

平安颂


清风明月图.JPG

清风明月图


生生不息.JPG

生生不息


晚归.JPG

晚归


向东是大海2.jpg

向东是大海2


源远流长.jpg

源远流长


不息之魂.JPG

不息之魂


风雪归舟图.JPG

风雪归舟图


寒江独钓.JPG

寒江独钓


江南忆秋.jpg

江南忆秋


怒涛.jpg

怒涛


群峰竞秀.jpg

群峰竞秀


深谷飞瀑.jpg

深谷飞瀑


万山红遍.jpg

万山红遍


烟雨江南烟雨梦.JPG

烟雨江南烟雨梦

特别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