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王岳川新著《书法里的中国》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3-06-12       来源:民建会艺专委官网

1.jpg


王岳川著《书法里的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目录

一  汉字乃书法之国魂

二  书法法度审美奥秘

三  书法的中国文化身份

四  历代楷书八大家

五  历代行书八大家

六  历代草书八大家

七  书法印章之古雅美

八  书法美育培根固本

九  书法传播文化软实力

后记


序言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文明的核心是文字。全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古代苏美尔的文字死了,其文明也已灭亡;古埃及文字死了,古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后,古埃及文明已然消失;古印度文字被中断,古印度文化几乎消失殆尽。四大古老文明中唯独中华民族的汉字全部传到了21世纪。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中说:“仓颉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鬼也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来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

     文字原是有巫术的作用的。”今天全世界掌握汉字、汉语的有17亿人,占整个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四大古老文明唯有中国文化和文字不死,乃因为有一门艺术在长达三千年的时间里热爱它、保护它。这门艺术就是书法!宗白华认为: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成了表现各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

     在21世纪进一步发扬中国书法艺术精神,表现新的时代气息,不能脱离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否则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可以说,在中国崛起的新世纪,输出中国文化和文字,是中国文化战胜全盘西化走向“东化”的重要途径。而且,只有“再中国化”和“重建汉字文化圈”,才能证明强国文化身份重建与中国文化复兴的成功;只有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才能成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无疑,书法将在中国文化复兴的历史契机中,展示自己的艺术美学风采。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有四层相关联的重要维度:

     一,书法的一端挑着中国文字。书法的书,是先秦哲人说的“书于竹帛”的文字。文字根据书写字体又分为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中国文字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演进的历史,从初民一直贯穿到当代,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贯穿其中。从国际上看,四大文明所有的文字都业已失效,唯有中华民族的汉字变成了汉字魔方。汉字的数量非常惊人,从甲骨文3500多字,到康熙字典50000多字,《中华大辞典》97000多字,国人造字的激情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文字的涵盖性具有民族凝聚力和文化感召力,而书法是逐渐恢复“汉字文化圈”的重要途径,担当了中国思想传承输出的历史重任。

     二,书法的另一端挑的是国学经典。除了书写个人生命体验的诗文以外,还需有儒家、道家、佛家的经典书写。中国历朝书法家都写过经,王羲之写道家的《黄庭经》,颜真卿写《多宝塔》,柳公权写《玄秘塔经》,苏东坡、黄庭坚、米芾都写过经。历代的学者、文人、僧尼也写经,老百姓也写经。在中国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都依赖书法保存、传播最精粹的经文思想。除了宗教以外,书法还与文学、音乐、美术、建筑、文人、兵家、日常生活等都有多维联系,书法因为文化而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

     三,书法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书法与亭台楼阁,书法与园林,书法与文庙、书法与道观、书法与佛庙等都有密切的联系。书法的广阔空间还表现在千家万户写书法,孩童写书法、中年人写书法、老年人写书法。历代皇帝酷爱书法,秦始皇任命李斯以秦篆统一六国文字,从梁武帝到唐太宗都酷爱王羲之书法,从武则天到乾隆都热爱书法。中国历朝历代文官、武将大都会书法。书法代表着文化传承不绝的精神和实践,是生命的净化器,是引领人们审美提升的前行之道。

     四,书法是文化外交和输出的重要途径。如今已有超过一亿外国人在海外学习汉语,将汉字用毛笔书写出来就有可能成为书法。中国书法是人生境界和生命活力的迹化,是最具东方哲学意味的艺术。在现代文化转型的新世纪,中国书法必将焕发新的光彩。让我们走进中国书法艺术,去领略书法的艺术魅力,去把握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大美精神吧!


后记

     书法是最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艺术。

     书法看似简单却颇不易把捉论列,就在于书法不仅具有艺术审美形态的普遍性特征,而且其深蕴着中国汉字文化哲学精神的独特性特征。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书法文化四要素,即汉字的本体性,内容的国学性,创作的审美性,欣赏的美育性,才能反观到书之道的微言大义,才能真正领悟书法与人格的紧密相关。

     近来,中国作为书法原创国重新禀有复兴国粹、再创辉煌的文化自信力。书法作为中国思想的核心,能够承载21世纪的独特的中国文化精神。可以说,文化是书法的本体依据,书法是文化的审美呈现。同时也是对年轻一代新人培根铸魂极其重要的美育方式。

     当今,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坚持“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美学立场。在书法对象、书法接受方式、书法传播机制、书法价值功能都产生新变化的时代,真正的书法文化前沿践行者,当通过自己的笔墨书写,为新世纪中国书法文化实践和理论的守正创新及海外输出,提供坚实的文化观念和价值重建地基。只有中国书法的国际地位提高了,才可能对“汉字文化圈”的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形成更大影响,才可能从“发现东方”文化的精神理念,进入中国书法“文化输出”的伟大实践。

     将汉字审美化而形成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成为东方艺术中最具有哲学气息的艺术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中国人审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为一幅有意味的书法作品,除了书法的文字内容和形质(筋骨血肉)以外,还有动态美和表情美(人格境界),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体现出作者的某种审美理想和美的追求。换言之,在有形的字幅中荡漾着正大气象,氤氲着形而上的气息,使书法作品超越有限的表面形质,而进入无限的审美想象之中。

     21世纪中国书法最大的课题在于寻找一种国际性的“审美共识”———把结构张力、笔墨情趣以及幅式变化的艺术语汇,从本民族传统的审美空间扩散到更大的世界文化空间中去,形成一种国际性书法审美形式通感或基本共识,最终达成新内容与新形式的完善结合,变成全球性的、具有审美共识性的书法美。从本土主义出发,应提出“世界主义书法”。就是说,书法不仅仅是东方文化的审美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的审美需要。

     是为跋。


2.jpg

庄子《逍遥游》句


3.jpg

临王铎行书


4.jpg

岳川书札


5.jpg

黄庭坚《寄黄几复》句

特别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