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特别报道
特别报道
书法研究 序言四篇
发布时间:2023-08-01       来源:民建会艺专委官网

       编者按:北大书法所自成立二十年来,培养了访问学者和博士硕士生三百余人,精英班和高研班二百余人,可谓学有所成,人才辈出。中青年才俊大多在撰写学位论文基础上,先后出版总数众多的学术专著,社会反响相当强烈。最近,又有四位博士硕士的著作即将付梓出版,邀我作序。我欣然从命,在高温三伏天花了些时间写了四篇序言,现在呈在读者朋友面前。从四部著作中可以看到,北大“文化书法”不仅重视书法大美大雅之美学提升原则,而且重视北大书法文化研究的学术高度和深度。可见北大“文化书法”既强调书法的大文化语境和历史渊源,也强调文化必得纳入书法之内容气质和精神境界。如此,书法方能摆脱扬雄诸如“书法小道,壮夫不为”的宿命,而走向书法文化回归本真之“技进乎道”!

 

时胜勋《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序言 

王岳川  


       中国书法之所以为历代文人钟情,因其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哲学阴阳、虚实、静动、疏密等辩证关系,并在笔墨线条中呈现出生命踪迹和文化大道。

       文人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主脉,历代进士书法家可谓多矣:颜真卿、柳公权、杜牧、王维、贺知章、杨凝式、韩熙载、苏轼、黄庭坚、蔡襄、陆游、文天祥、解缙、王守仁、丰坊、王世贞、董其昌、张瑞图、王铎、倪元璐、黄道周、周亮工、王士祯、笪重光、郑板桥、刘墉、翁方纲、梁同书、钱大昕、王文治、孙星衍、伊秉绶、阮元、洪亮吉、林则徐、何绍基、刘熙载、翁同稣、李文田、吴大澂、沈曾植、李瑞清、刘春霖等。可谓人才济济,蔚为大观,成为中国书法史主流。

       优秀学者不会将自己禁锢在一个狭小空间中。孔子曾说,“君子不器”,做学问不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必须有大思想大视野大境界。换言之,需要“致广大而尽精微”,将通与专融合起来。读了时胜勋副教授即将出版的新著《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使我感受到他对“君子不器”的深切感受与躬身实践。

时胜勋是我指导的博士生,博士毕业后又推荐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最后留在北大中文系执教,因学术成果优秀突出,已然成为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理论造诣深厚,学术视野开阔,在文艺美学领域发表和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论著,颇得好评。近十年来,他集中研究文艺美学中诗书画美学问题,尤其是历代书论与书法美学。他对宋代书论颇为用心,对宋代著名诗人词家姜夔书论大著《续书谱》做了精深研究。他先对姜夔《续书谱》精读后撰写出专业论文,收入我主编《简明中国书法理论史》一书(人民出版社出版2020年版),此后,他在撰写多篇专业书论论文基础上展开,最后完成颇有学术分量的《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一书,可谓水到渠成。在我看来,做学问就应该有这样一种严谨态度,即曾参《大学》所强调的“止于至善”的高度。只有在书学领域十年磨一剑地下苦功,才会获得不一般的学术重量!

       《续书谱》的作者姜夔是南宋有名的文人,在诗、词、音乐、书法上都有独到造诣。姜夔一生布衣,颇有文人精神禀赋。书如其人,书法流露的正是其文人书家的人格襟抱。姜夔对书法史的认识具有相当清醒的头脑,坚持追慕晋宋倾心二王,甚至对唐代书法流露批评之意。姜夔学书三十年,其书法尤其是小楷书法,被人评为“运笔遒劲,波澜老成”,可见其风格独特之处,在南宋占有一席之地。姜夔崇尚魏晋,坚持书法的正道大道。因为书法不入二王,不宗魏晋,终是野路而无法登堂入室。把经典精神纳入到自己的书法中,站在经典的高度上才能拨云见日,行稳致远,任何反经典走捷径,只能走向死路。

       姜夔不仅醉心书法,也致力于书论研究,长期研习《兰亭序》,推进南宋“兰亭学”的发展,而其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续书谱》中,《续书谱》是宋代的重要书论之一,是南宋书论的代表。关于此书的地位,书论史早有定位,注解、研究者甚众。如何独辟蹊径,撰写一本有新意和高度的《续书谱》学术著作,是不小的学术挑战。我注意到胜勋《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一书的重心是美学,这体现了他深厚的文艺美学学术积淀。书法本就是诸多文艺之一种,是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书法究竟具有怎样的美的形态?不同历史阶段如何评价书法意蕴美?皆为文艺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胜勋从美学角度展开对《续书谱》的研究,避免坊间杂著的泛泛而论,无疑在书论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推进和创新意义。书中对姜夔书法美学思想的概括准确精当,总览众家而成一家之言,可谓难能而可贵。

       学问研究贵在专精,亦尚融通,更在于通专合一。胜勋《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一书内容丰富,有很强的融通性,对姜夔《续书谱》美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诸如历史背景、文本意义、概念释读、体系梳理、观点对话、接受流传等,都做了细致的研究,研究视野之宏阔,素材搜集之丰富,文本辨析之透彻,思想探讨之深入,都给人眼前一亮之感。通读全书,可以感受到姜夔《续书谱》所涉及问题的广泛,能够见微知著看到整个中国书法史,更能感受到姜夔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独特位置。这种区别于宏观、微观的中观路径也的确表现了胜勋在学术研究上的方法论创新。

       时胜勋副教授这部《姜夔〈续书谱〉美学研究》,是其文艺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显示出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对经典的虔敬之心。他跟随我从事文艺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已21年,从青春学子成长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北大文艺学的中坚力量。同时,他在北大书法所长期担任各项高管工作已有15个年头,其踏实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其能力和人品获得书法所师生的广泛认可。他在书法所工作中,长期认真临习历代书法经典,撰写历代书论文论,成为文艺美学和书法美学双优的学者,我倍感欣慰。

        据我所知,胜勋家乡在河南,这是甲骨文的重镇。他得天时地利之和,从宋代姜夔书论上溯书法源头,正进行更大规模的甲骨文美学研究和金文美学研究。我欣慰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后生可畏”,希望他在文艺美学和书法美学研究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甲骨文金文书法美学方面撰写出版更高水平的著作,为北大文化书法学术研究做出全新推进。

       是为序。

 

                                       2023年7月12日


图片1.png

  

王稼丰《项穆的书学思想》序言 

 王岳川 

 

       中国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灵魂,而汉字的诞生历史悠久近九千年漫漫岁月。

       8500多年前的河南贾湖刻划记事的符号为最早的文字,到7000年前的安徽双墩符号、6000年前的山东大汶口符号、5000年的浙江良渚刻符,到3500百年前再发展成为系统成熟的河南安阳甲骨文。商代变刻划为铸造,出现了金文。周人变典册为简牍,出现了书写。至春秋战国,在简牍布帛上书写促进了文字的进一步演变,草写、隶定、楷化一直发生,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字形演变与字体演进基本完成,书写自觉的晋代到来成为书法自觉时代,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

       以东晋羲献父子为标志,书法独立不羁的身份特征和美学原则正式确立。“以文入质”后形成隋代风貌,至唐代,经欧李虞褚与孙过庭、旭素、颜柳形成了唐人面目,入宋后经欧阳修及蔡、黄、米、苏变为尚意书风,再由赵构绵及杭州、浙东,演变为元代赵孟頫的一代风貌。明代有馆阁、吴门之盛,文、祝、董诸家相继崛起;至清初赵孟頫、董其昌之风盛行,乾隆以后碑学兴盛;近代以来先是西风东渐,后又欧风美雨。然明末以来,书法经历了转向、扩展、割裂、重建,至今日已是复杂纷纭。我们面对八千五百年文字史,面对一千七百年书法史,如何看清历史的正脉,如何看到将来的方向?

       类似的历史迷雾和问题纠结,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书论家项穆已经给出明确的回答。项穆“目世尚之偏俗,慨书法之沉沦”,“著《书法雅言》,用以尊正统而分余闰”,看到了一千三百年书法史的正脉,指出了一个知书统、辨体性、明心相、定取舍、循功序、达神化的学书正路。四百多年后的我们,面对一千七百年的书法史,也当传正脉、走正路,也当有这样的书法自信。

       2003年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成立,把书法文化引入北大文理综合教育体系和教育体制当中,提出“文化书法”的教学育人理念,开始招收书法硕博士,王稼丰是我为数不多的十余个书法硕博士之一。他并没有像前人那样把项穆的《书法雅言》看作是直白的儒家伦理,而是首先通过学术史的梳理,把今人对项穆的书学思想的理解划分为两个阵营。在王稼丰看来:其一是以熊秉明、王镇远、王岳川、姜寿田为脉络的逐渐深入、逐渐重视;其二是以金学智、韩玉涛、黄惇为代表的斥其保守。

       稼丰继而在一个宏大的文化场域中进行探究,敏锐地注意到项穆《书法雅言》所具有的重要思想价值。在初刻本《书法雅言》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于2015年完成学位论文《项穆〈书法雅言〉书学思想研究》。本书最有价值之处,一是把项穆的书学思想归纳为书统本体论、书家主体论、学术方法论,提炼出知书统、辨体性、明心相、定取舍、循功序、达神化的学书方法,基本还原了项穆的书学思想;二是对初刻本《书法雅言》进行了章句、校注。

       项穆《书法雅言》之于今人稍嫌晦涩,不通明儒之学,不知明人艺文,往往难于理解。而坊间的章句、校注、今译,多有讹误。王稼丰既精于古代文艺理论,又有徽派朴学之传承,更于2015年3月复制出作为孤本初刻本之《书法雅言》,先辨字形,再训字义,重新句读后进行注释,以便当代的书法家和研究者更准确地理解项穆的书学思想。据此二价值,本书既可以推荐给不明方向、不知途径的学书者研读,也可以推荐给书法史、理论史的研究者参阅。希望读者能藉由此书,看到项穆在四百年前为匡正书坛种种习气所作的努力,能因此对当代书坛㢢端有一些深入的思考,能去理解何为正脉、何为正道。

       朱熹《大学章句》云:“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 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于书法而言,中国文化精神、千年书法正脉即为明德,为心,为志。一部书法史尽管纷繁复杂,迷茫不清,立足中国本位,书写正大气象,就能发而明之,进而传承文化的精神,延续书法的正脉。项穆“尊正统而分余闰”,给学书者指明正道,给书法史指明正道,当时并不是应者云集,甚至可以说是有一些寂寥,但四百年后,我们逐渐看到他在书法史上的意义,看到他的绵长悠久的重要性。

       在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20周年、“文化书法”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我们出版系列有价值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著作,以使北大“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教学理念,得以落实在坚实的理论创新和书法文化复兴上。稼丰是我非常器重看好的弟子,他的大著下了苦功夫,具有不同一般的创新意义。希望他能在北大众多名师的熏陶激励下,沿着正路大道走下去而登高行远。

       书法是学人正心大美大雅之事,而非一味竞技炫技之能。明代项穆《书法雅言·心相》中说:“人正则书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事正矣。人由心正,书由笔正”;“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认为:“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说:“学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落楮外。”可以说,书法本身包含复杂文字学、艺术学、美学、哲学的大雅文化。文化缺失,谈何书法!

从项穆精神高度“正闰且看四百年”,我不由乐观地看到:北大书法只有120多年,文化书法才只有20年,且让我们在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之中,徐徐看之,拭目待之。

       是为序!

 

                                           2023年7月6日于北大

 

2.png  

 

程立斌《朱和羹〈临池心解〉研究》序言 

王岳川

 

       在学术和艺术领域承受经典之敬经典之重,才明白个体学术与艺术苍白之轻,故而才能奋力前行,日积月累而登高行远。

       北⼤书法艺术研究所自2003年成⽴以来,将书法艺术与北⼤深厚的人文学术传统结合起来。这种书法与文化、书法与文人的结合,是文化书法得以建立和传承的坚实地基。北大大师辈出,文化重镇,当然要重视书法文化。“文化书法”担责匡正时弊正本清源,坚持“回归经典”“⾛进魏晋”——从⼤量的古今优秀的书法经典作品中吸取养分,在精心临创中最终结出⾃⼰的新果来。“⽂化书法”的创作原则是“守正创新”与“正⼤⽓象”。“守正”,即坚守经典之书法正境;“创新”,即通过经典之⻔而获得传承经典DNA后⾃我“出新”。这意味着,必须坚持⼈文精神⻛范的书法⽓息,从而逐渐缩⼩今⼈书法与古⼈书法的差距。

       文化书法明确反对那种背离经典的“怪诞”书法,以及书法中的后现代“矮化”⾏为。认为作为东方大国之书法,应以王羲之王献之经典为正脉,以“书法性”审美正能量为特质。书法的“书法性”并不是僵化的东⻄,它是在以“⼆王”为代表的书法经典中整合了⺠间书法、碑刻书法等形成的⼀种新的传统。换言之,只有守正创新的长期坚守,才能真正探索中国书法乃⾄世界书法的未来,只有具有正大气象浩然之⽓的书品,才会给⼈以大国崛起的⿎舞、感动和震撼。我们传承经典而无所畏惧,纵令小人围攻“文化书法”,高等学府之大学教学职责所系,必得振臂一呼。

       汉字书法是中国大道文化的符号化、形象化。艺术是寂寞的,书法也不例外。相比于现代社会的世俗“繁华”,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理论研究,真正的书法都应该守住寂寞。因为它需要书法修习者要能沉下心来锤炼技法,更要能静下心来流连于国学经典、文献古籍。

       程立斌是我的书法硕士。他性情敦厚、信念坚定。这样笃厚的性格和信念有利于他在书法大道上探索。一般而言,性情敦厚的学者不会剑出偏锋,而能甘于寂寞宁静致远;信念坚定的人眼睛不揉沙子,但凡认准的大道便百折不回。立斌本是学国学出身,长期从事中学国文教学,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人文素养。无疑,国学修养对他书法艺术修炼能起到正向加持之效。这么多年来,立斌一边教学,一边执着于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默默耕耘,不激不厉,其精神实可嘉许。

       立斌在书法临摹与创作上功力殊深,他没有走“展览体”的功名之路,绝不走偏道,不走“捷径”,而是按照文化书法美学要求坚持走守正创新之路,以实事求是、务实求实的态度,每天日课从历代书法经典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坚持“⽂化书法”的大⽂化属性,在勤奋严谨的基础上,在传统的根基上求实创新,其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立斌的理论新著《朱和羹〈临池心解〉研究》,展示其学术功力。本书研究的时代背景是清朝晚期。晚清书法中心是碑学,多数的书法学习者和研究者们大都把目光集中在了碑学上面,在他们眼中往往只见“碑”而不见“帖”。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当时书坛领导者及社会的整体环境氛围有关系。当时的书坛经阮元、包世臣等碑学理论家的奔走呼吁、身体力行,已是“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了。当然,晚清的碑学运动主要还是集中在主流社会的上层的文人圈子里。而在一些地方和人群中,延续千载的帖学血脉依然在众多书法学习者的血管中流淌。道理很简单,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书风已深入至书法灵魂之中,成为古今学书之士难以绕开或无视的高峰。

       朱和羹《临池心解》理论的核心是帖学,帖学的核心要素便是“和”。因而《临池心解》理论的美学价值和当今中国社会的弘扬正气、主张和谐的整体价值理念是契合的。从这个层面而言,立斌的《朱和羹〈临池心解〉研究》一书的出版也显得及时而必要。目前,研究《临池心解》的人很少,古今积累下来的素材非常有限。立斌对《临池心解》的研究不乏诸多独到见解。立斌硕士论文通过时,我叮嘱他将这篇学位论文修订出版。立斌的《朱和羹〈临池心解〉研究》一书,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庞大的附录。附录中,立斌对《临池心解》版本、内容的勘校、断句、注释、翻译和评析细致而全面,对前文研究起到了充分而有益的补充。同时,立斌为了其研究的严谨和资料的详实,特地在书中配上了《临池心解》初刻本全书的图片,从而使本书的出版也变得更有学术开创意义。毋庸置疑,立斌此书的出版,为学术界对《临池心解》的再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当给后续研究者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借鉴。

       ⽂化延伸着中国⼈的精神,书法和其他艺术一起延伸着新时代的中国⽂化。在⼤国崛起的新世纪,书法不仅是中国的,也应该是世界的。北大书法所将在书法理论研究和书法临创合一的正路中,将国学研究和书法美学推进到新的高度。立斌作为北大书法所国学和书法的优秀学员,我对他寄以厚望。

       是为序!

 

                                                2023年7月23日 

 

3.png 

 

刘巍《张怀瓘〈书断〉书法批评研究》序言 

王岳川 

 

       在世界艺术门类中,中国书法独树一帜而又古老弥新。书法是以汉字文化体系为书写对象,记录传达书家们的生活、情感、思想、理想、精神追求,是“书为心画”之大文化呈现。如此方能使我们穿越千年在斑驳的碑帖中,触摸到古人的思想智慧与大雅美感。故而,在人心浮躁甚至以丑为美的当代,书法的“文化属性”更为重要。书法写心也洗心,只有文化的认同,才能抚慰人心的荒漠;只有文化的表达,才能展示古老书法的本质;只有文化的书写,才能呈现美丽中国的血脉。在“文化复兴”的当代大格局中,在周遭“汉字文化圈”面临解体的恶劣处境中,汉字书法文化批评走“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之路,尤为重要。

       对书法的研究、评价、审美乃至批评,是每个时代的书法思考者对书家和书法史发展进行思考和批评的重要使命。书法批评的本义是以书法为对象,秉承客观公正的立场,在良善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和评价,指导当下和未来的书法发展。在文学批评和书法批评中,批评应怀着善意的理解去“知人论世”(孟子)。但是当下批评界存在几种可以商榷的不健康的形式:失之于偏颇,失之于粗疏,失之于山头派别等,这无疑使得书法评论出现衰落下滑的局面。

       在我国书法理论批评中,唐代书法批评是高峰之一。唐代书法尚“法”也尚“评”。张怀瓘是唐代书法批评家之代表,他书论著述宏富,而《书断》是其中内容最为宏丰、体系最为完善、书法批评观点最为鲜明的书法批评著作,在中国书法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赵僎评张怀瓘《书断》:“今斯书也,统三美而绝举,成一家以孤振。虽非孔父所刊,犹是丘明同事。伟哉!伟哉!”诚哉斯言!

       我非常认同张怀瓘重视书法的文字体系:“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若乃思贤哲于千载,览陈迹于缣简,谋猷在觌,作事粲然,言察深衷,使百代无隐,斯可尚也。”这意味着,文字的使用必须借助于书写,书写法则符合宇宙人生之道,能发挥文字的性能功用莫过于书写。如果追慕古代贤人哲士,只须看一下他们留下的缣帛简册,从中便可以看到他们的宏谋远图、行为处事和发自内心的言论,虽历千载而昭然在目,多么令人崇尚。

       学习书法不可走捷径速成。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实在是至理名言。同样,张怀瓘认为:“夫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固不可恃才曜识,以为率尔可知也。且知之不易,得之有难,千有余年,数人而已”。从小习书到老方悟,可见学好书法绝非易事。因而不能炫耀一孔之见,不可妄言一学就会。须知获取书法之道很难,千年以来仅仅少数人能获得书法秘诀。张怀瓘批评那些研究评论者:“昔之评者,或以今不逮古,质于丑妍。推察疵瑕,妄增羽翼。自我相物,求诸合己。悉为鉴不圆通也。”或以字形妍丽与否作为标准鉴别他人作品瑕疵,或用皮毛见解妄加评论,或以自我标准对待书法,这些导致其鉴赏审察上不够通达权衡。于是,张怀瓘立下自己的书法评论法则:认为书法有“十体”,有“神、妙、能”三品:“爰自黄帝史仓颉,迄于皇朝黄门侍郎卢藏用,凡三千二百余年,书有十体源流,学有三品优劣,今叙其源流之异,著十赞一论;较其优劣之差,为神、妙、能三品。人为一传,亦有随事附者,通为一评,究其臧否,分成上、中、下三卷,名曰《书断》”。张怀瓘《书断》上卷记述各种书体特点及发展源流;中、下卷以“神、妙、能”三品列历代书家传记并评论书法优劣得失,其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达到双高。这无疑对今天书法评论有重大建设性意义,在以丑为美世俗中如何成为理性评论清流,在大浪淘沙中如何领悟合道者常存之理,可谓殊为重要!

       我的硕士生刘巍在其硕士论文基础上做了大量修改,形成新著《张怀瓘〈书断〉书法批评研究》,以张怀瓘《书断》书法批评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张怀瓘《书断》及书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细读法与思想阐释,系统讨论了《书断》书法批评的诸多学术问题。刘巍紧扣《书断》的书法批评这一核心,将书法史、书法理论等内容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分析《书断》书法批评的主要方法论成就。通过分析认为:张怀瓘《书断》以主客观相统一的书法批评观作为指导,以谱系批评作为《书断》书法批评的展开方式,在方法论上综合体现为运用史传批评与艺术批评相结合、概念批评与形象批评相结合、等级批评与内涵批评相结合等特征。刘巍对《书断》这一整体性研究,无疑具有相当的体系拓展和美学创新意义。

       在美学上,刘巍硕士将《书断》的书法批评美学概括为“刚健为美”,集中体现为“神、妙、能”书法批评标准的确立和书法批评话语的美学倾向,以及刚健清晰的筋骨肉论,持论公允,又有自己的见解。尤为独特的是,刘巍还注意到《书断》对“二王”书法传统的历史变异及其建构,这是《书断》书法实践的精髓,这一看法是颇有新意的。刘巍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张怀瓘在书法批评史上的最大贡献之一,是确立了“神、妙、能”的书法批评标准,确立了刚健为美的书法审美标准,从而确立并巩固了“二王”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神”“妙”“能”三品中,最高为神品,而在“神品”的25人次中,二王就占了10个席位,可见张怀瓘对“二王”的高度认可与尊崇。文中对王献之草书的褒扬及对个人品质与性格的分析中,更可见“二王”在唐代的地位之高。“二王”更成为一千七百年来后代书家“回归经典”“守正创新”的标杆,唐以后更是被众多书家心摹手追潜心研习,直到今日仍然具有永恒的美学魅力。刘巍严谨的学术研究对张怀瓘的“经典意识”“经典价值”的发掘彰显,体现了北大书法所“文化书法”理论的大美大雅价值取向,即走近经典,重温经典,传承经典,发现经典的历史、文化、思想的多重意义。

       刘巍来自“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故乡——安阳,大学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她醉心于国学和书法,长期从事中学国文教育和书法国学教学,对国学和书法教学充满热情,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尤为关切。在北大攻读研究生期间,不仅勤于个人书艺的提升,还对书法理论尤其是书法批评研究下过苦功。在做毕业论文选题时,选择张怀瓘《书断》书法批评这一有相当难度的研究方向。在撰写论文期间,她的书写能力、理论功底和书法教学研究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学术难度很大的学位论文写作进程中,刘巍遍阅相关一手资料,研读相关书法批评文献,对唐代文论背景和文化渊源关系进行了深入考辨,在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的实事求是的研究中,最终完成一部厚重扎实的书论学术著作。对此我深感欣慰。

       是为序。

 

                                            2023年7月30日

特别报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