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文化动态
非遗文化动态
“华运”“圣水”获国家版权证书
发布时间:2018-01-05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华运”“圣水”获国家版权证书

  “华运”“圣水”创始人郭庆禄





  根据《河图》《洛书》《易经》《太极图》《道德经》《论语》等中国优秀文化经典,经过25年的研究、实践和总结创立成功了“华运”“圣水”,并于2017年9月26日获国家版权证书。

  一、 什么是“华运”?

  中华书舞(武)艺术狭义按照中华汉字书法线条进行运动,简称“华运”。

  中华书舞(武)艺术广义是以天为幕、地为纸、水为墨、音乐为激情、舞蹈为姿态、美术中的书法为载体,“六位一体”综合性艺术,书中有舞(武),舞(武)中有书,是将文化艺术的精气神意韵与体育运动中的眼手身法步融为一体,既健身,又陶情;既修内功,又练外功;适宜国内外广众“原始创新”形式。

 “华运”“圣水”创始人郭庆禄


  二、什么是“圣水”?

  (一)“圣水”在1978年至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迷信的人用来驱鬼、降福或治病的水。”

  (二)文化当随时代,水是生命之源,水激活了世界万事万物,水既平凡有伟大,既刚强有柔弱,水既客观有神圣,因此称为“圣水”。

  三、“华运”“圣水”有五大节点:

  第一个节点:1993年3月22日第一个“世界水日”主要标志:

  此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五行》之水,只侧重于物质文明的开发与应用;此后,对水的开发与应用进入物质和精神双文明时期。

  第二个节点:2006年3月22日中国水利部与济南市政府在北京发表《北京水文化宣言》,“华运”“圣水”这是泉水的灵气,72名泉与“十九大”提出“72个文化”吻合,72名泉中国济南地域特色的“圣水泉”与中华民族国泰民安的泰山“圣水井”,构成了世界东方文明特有“靶心”---“华运”“圣水”。

  第三个节点:2009年9月28日中国书法列为世界“非遗”主要标志:此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只在中国(书法),韩国(书艺),日本(书道)等东南亚国家的艺术;此后成了全世界艺术之林的瑰宝。

  第四个节点:2013年10月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将 中华书舞(武)艺术列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重点推广项目。”

  第五个节点:2017年9月26日“华运”“圣水”获得过肩版权注册证书;10月18日习主席在“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72”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题。

  “华运”“圣水”文化产业链,其社会、政治、经济价值不可估量,诚请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有识之士关注和支持。

(书舞)中华书舞(武)艺术源于《河图》《洛书》这是在《中国济南泉城国际艺术广场》将世界水日与世界“非遗”书法相结合


(书舞)中华书舞(武)艺术源于《河图》《洛书》这是在

《中国济南泉城国际艺术广场》将世界水日与世界“非遗”书法相结合




(书舞)中华书舞(武)艺术源于《河图》《洛书》这是在《中国济南泉城国际艺术广场》将世界水日与世界“非遗”书法相结合创立的


(书舞)中华书舞(武)艺术源于《河图》《洛书》这是在

《中国济南泉城国际艺术广场》将世界水日与世界“非遗”书法相结合创立的




  “华运”“圣水”创始人郭庆禄

  郭庆禄 字野鹭,野老山人,圣水斋主,大学本科,几十年立足本职教科研,在观泉、饮泉基础上,经过二十余年的实践、体验、总结,用泉水创立中华书舞(武)艺术研究院和“三人行学院”。

  2002年创立中华书舞(武)艺术,获国家版权注册证书;

  2003年获得山东省全民健身精品项目表演和创意“金杯”一等奖;

  2003年至2005年推荐到国家体育总局论证;

  2004年山东教育学会将其推荐到国家教育部论证;

  2005年获得山东文化厅文艺创新集体奖,并推荐到文化部技术鉴定中心,定为综合性艺术;

  2005至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生命之水”国际十年行动;过去,世界各国大学水利专业都是以水利物质文明开发为主,没有精神文明的专业与开发,为此提出:“在大学中,设立水文化专业体系”。

  2006年3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4个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被中国新闻社报道并推荐中央文明办。

  2007年文化部定位并备案为填补世界空白的综合性艺术;

  2008年水利部《中国水利报》报道“水文化园里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书舞”定论并备案为综合性艺术;

  2009年12月,在这个“四大火炉”泉城济南创作成功冰浮雕中华书舞(武)艺术,现任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高级美术教师;中国书画名家协会副会长。

  2009年,本人获全国社会等级考试毛笔书法9级等级证书;根据《太极图》提出了:“书法艺术三部曲” 。

  2010年将中华民族传统书法艺术升华为珠联璧合的东西文化经典:

  “国际中华书舞运动会----中华书舞-----“水源”“华运”“圣水”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火炬”“奥运”“圣火”。

  实现了在世界东西方文明中“圣水”和“圣火”两大焦点对立统一。

  2010年将传统书法艺术升华为现代书舞(武)艺术珠联璧合的中国东西文化经典, 实现了在中国东西方文明中“泉”和“白水”两大焦点文化对立统一。

  2010年报中国社会创新项目奖评选。

  2010年在中国书法教育现场会上,中华书舞(武)艺术表演受到全国300余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书法获得一等奖。

  2012年山东省远程教育资源库一等奖

  2013年文化部、山东省政府确立中华书舞(武)艺术为“十艺节”重点推广项目

  2014年《我的梦,中国梦---“圣水”与“圣火”珠联璧合》获得全国论文一等奖,两项被文化部通过艺术条形码认证

  2015年,获“2015全国首届艺术研讨会示范学校称号。

  先后被欧洲、美洲凤凰卫视,美国各州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山东卫视、齐鲁电视台、联合报、北京晚报、北京信报,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等媒体多次报道,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热点;回顾公元年前“奥运”“圣火”诞生,仅有三人,即:发起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中华书舞(武)艺术的创立成功及发展,实现了东方文化哲学经典老子:“有,无”,“虚、实”,最高境界是:“无中生有”,期望有远见卓识的支持者和更多热情参与者共同探索与发展。

  详尽网搜:“中华书舞(武)艺术”

书法《虎》6尺


书法《虎》6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篆书《礼之用,和为贵》6尺


篆书《礼之用,和为贵》6尺
非遗文化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