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书画翘楚共庆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作品展
发布时间:2018-03-21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李金华,字随缘,汉族,1964年生,山东省平原县人, 1984年毕业于山东省德州市教育学院,大专学历。1986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德州市首届高层次人才,现任平原县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企业家日报艺术投资周刊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主席。
李金华自幼酷爱书法,幼习颜体,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利用工作之余勤奋苦练,书法水平日益精进。2015年,李金华有缘结识了当代著名书法艺术家张家雁老师,张老师的勤苦精神和坚强毅力深深感染了他,崇拜之余拜张老师为师。张家雁老师不仅从书法技艺上对李金华进行指导,其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也对他影响颇深。
在李金华的人生修行中,他对自己是设有明确目标和实践步骤的。他将“修德”视为最先且最重要的功课,以德为本,对自己要有明确的“定位”,而后“践行”,方得“收获”,并在“感悟”中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观者若有心,便可感受到,李金华把自己的思想和践行都渗透到其作品的一笔一划中。他崇尚“颜体”,自然追摹颜真卿之笔意精神。观李金华先生书作,其作品里的厚、涩之美,“厚”来源于用笔的沉实气息之贯注,“涩”则得道于行笔过程也中力透纸背的看似生拙,实为老辣的功夫;作品中亦有一种宽、圆韵味,字中空间的松阔,横向伸展的结体,以及内紧外松的处理,弧形笔画的两侧裹束,造成圆浑、鼓突的“力涨”之势,内蕴特为深厚;朴、率韵致,也是李金华书法作品的又一特色,他以“意”驭笔,不作大起大落的刻意经营,以中锋笔法为本,取中正平直之挺拔,以侧锋笔法为用,得灵跃变化之妍美,再以情感为依托,故既得古朴风神,又能率真纵意。通篇作品皆彰显出雄强大气、坦荡宽厚之韵,又有爽朗、和穆、丰腴而又骨质飘逸的审美意象,正是书法家天姿、学力、品格与时代之融溶结合而诠释出的艺术境界。在李金华观点里,他认为,书法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一门学问。所以学习书法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去学,要把书法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去学习、去研究,才能得以发展。
如今,李先生已有作品《气若幽兰》《宁静致远》《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爱满天下》《道法自然》《精进》《随缘》《正气》《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等,这些作品在教育部门举办的书法比赛中已多次获奖。2017年书法作品被中国网、中华网、凤凰网、中国企业报道、中国书法网等数十家国家级新闻媒体专题报道。2017年10月31日参加中国艺术报、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家日报、中企报盟信息科学研究院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举办的“庆祝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企业优秀书画作品展。
对于已有的成绩,李金华并不是沉浸其中,而是选择将其“忘记”,重新开始新的征程。而每一次创作,他都会有一种全新的,不一样的体会,这恐怕就是“忘记”带来的“澄怀”和“涤除”的心境效果之显现吧。李先生的笔墨之事是“一笔一精神、一字一世界”的修炼,不是去追求成名成家的功利心,而是在寻找一份安静、一份淡定、一份愉悦、一份幸福。再有,他希望书法这门艺术不仅仅只为自己娱情而作,更期待通过自己的勤谨和坚持为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留下一些文化底蕴的财富,这正是一个艺术家所体现出的社会责任和价值追求。他说:“书法艺术永无止境,对我的艺术生涯而言,路,才刚刚起步,在对书法事业的追求道路上稳扎稳打,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取长补短、勤学勤练、用心感悟、用心书写,不断完善技法,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境界,为民族的书法艺术事业做点贡献!”
书法家李金华是一个信奉坚持就能成功的人,而他的践行也让观者相信,以其实力和精神必能臻达更加高远的艺术之境!

李金华作品1

李金华作品2

李金华作品3

李金华作品4

李金华作品5

李金华作品6

李金华作品7

李金华作品8

李金华作品9

李金华作品10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