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6日,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指导,华夏国艺(北京)书画艺术中心主办,舟山市文浩书雕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赋能非遗传承人・激活传统技艺生命力” —2025非遗技艺传承人发展交流学术年会在宜宾市成功举办。

会议现场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原国家民委办公厅主任、规划财务司司长李春林先生;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柏先生;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原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罗杨先生;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秘书长杨东生先生;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苏庆泉先生;中国企业报社专题部主任王峰先生;华夏国艺(北京)书画艺术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强先生;华夏国艺(北京)书画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滑京云女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组成员杜德贵先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专家罗刚先生;北京燕都中式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韩为先生等领导及参会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书画网》执行总编杨丹菲主持开幕

华夏国艺(北京)书画艺术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强先生致辞
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为了进一步夯实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的基础,拓展工作领域,提升专业水准与社会影响力,非遗文化专委会聘请了一批在非遗传承、书画创作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的专家。

李春林会长为韩为、罗刚、施燕、梅廷虎颁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
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书

张柏局长为杜德贵、张勇、徐庆迎、张根汉颁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书

罗杨主任为巩胜春、蓝戊己、孙丙龙、林文辉颁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
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书

杨东生秘书长为孙林华、李叔平、唐文琼、王辉颁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书

罗杨主任讲话
罗杨主任强调,非遗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生生不息的底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不仅是古老的,也是鲜活的。希望广大非遗技艺传承人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

张柏局长讲话
张柏局长在讲话中提到,站在文化传承的关键节点,推动书画与非遗深度融合,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文化思想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需要我们找准方向、勇于实践、精准发力,并从多角度深入剖析了书画与非遗技艺融合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为我们指明了传统书画艺术与非遗融合发展的方向。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组成员杜德贵先生进行《关于文物建筑保护的深度思考》主题发言

舟山市文浩书雕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文浩先生进行《书雕的传承与发展》主题发言

丽江市茶叶商会常务会长许蓦然女士进行《如何从一杯茶中照见东方智慧》主题发言

广州龙联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先生进行《数字文化项目报告》主题发言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专家罗刚先生进行《构建“建筑医院”,引领行业创新发展》主题发言

北京燕都中式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韩为先生进行《文化根脉的当代回响》
主题发言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特聘书画家胡宝成先生进行《守正与创新:非遗视野下的书画传承之路》主题发言

中山大学EDP管院校友联合会副会长杨哲先生进行《论书法的创作与传承》主题发言

中国王羲之书画研究院佛山分院院长梅廷虎先生进行《书法的传承与创新》主题发言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施燕女士进行《书画的创作与传承》主题发言

华夏国艺(北京)书画艺术中心副秘书长孙淑珍女士进行《笔墨当随时代,传承永驻心源》主题发言
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其意义在于通过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对话交流平台,不仅为传承人提供了前沿的理论指导、市场洞察与跨界合作机会,更重要的是,重塑了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将他们从“孤独的守望者”转变为“被赋能的文化创新引擎”。会议营造了关注、尊重并参与非遗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为传统技艺的生命力延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时代动能。
交流创作现场







部分展览作品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