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 > 艺术映像
艺术映像
传统与革新的距离
发布时间:2017-08-25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近代中国的革新运动领袖和思想家在对传统制度的质疑与否定的同时,也开始对中国传统绘画加以批判和否定。他们认为西方绘画的“写实”,远比晚清文人画的“信笔草草,抒写心中之意气”有价值得多。当然,文人画发展壮大确有其弊端。这些文人画太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体现,以致使之缺乏对物象的把握。由于当时文人士大夫占据绘画主体,使文人画陷入教条化的僵局。


  尽管如此,自宋代以来不断兴盛的文人画自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内在缘由,不可能像这些思想家认为的那样一文不值。如果晚清改良派思想家对传统艺术的全然摒弃,只是想要从绘画领域作为切入点,来教化国民、改良体制,从而通过学习西方文化、艺术体制来改造晚清的政治制度,进而挽救国家,可能不失为一种使国人接受外来文化,乃至制度的有效途径。但是,这些试图解放深受传统思想禁锢国人的改良者和启蒙者,是否也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让包括西方艺术家在内的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的传统绘画而不是全盘否定它呢?这些改良派思想家对传统文人画的否定和对西方艺术的推崇的确推动了传统艺术的转型,也使得大批有识的国人更坚定地学习西方,有力地推进了晚清社会由封建向近现代文明迈进。然而,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抨击和否定也的确给国人带来旷日持久的民族文化自卑感,其影响之深远一直到今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