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不易的画作
发布时间:2017-09-07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说来比较风趣,王宠赶考之前或落榜之后,教师大略都要送字画一幅,殷切等候兼衷心祝福,夹杂着点“厌弃浑浊,向慕清流”的可爱小情绪,所谓孤高拔俗。
但鸡汤重复一百遍,馊了。王宠终其一生都未能蟾宫折桂,没有收到过选取通知书,却收集了许多教师的真迹。今世书画藏家或许会使坏说,王宠是以应试为钓饵,来讨要文徵明的传世字画。
哭死的心都有啊,真是委屈!与其说王宠是用应试来讨要文徵明的字画,不如说是用生命来讨要。就以这幅《关山积雪图》为例,1528年,文徵明在宝积寺开端创作,但因画卷太长,当年并未完结,而是到1532年10月,方成。其间五年,每到冬天,一年冷过一年。后世气象学家研讨标明,1520年至1540年,是明代小冰河期之前最冷的20年,冬天平均气温比正常年份低1.5摄氏度。
悲催的是,王宠没活到隆冬完毕、气温回暖的年代,也没享受过
“手捧选取通知书”的高兴。在得到《关山积雪图》之前一年,宠第八试,终不售;在得到《关山积雪图》之后一年,宠病故,享年四十。
在《关山积雪图》卷后的拖尾纸上,有文徵明另一位弟子陆师道的后记:衡翁(文徵明)与王履吉(王宠)为忘年交,意气相投,真所称金石椒兰。
文徵明另一位弟子陆师道卷后后记文徵明另一位弟子陆师道卷后后记
文徵明与王宠的“意气相投”,是两位怀才不遇者的同病相怜。在冬日雪夜里等候功名的来临,而春天还很悠远,或许永远等不来。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