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 > 艺术映像
艺术映像
浸淫在前史中的笔意
发布时间:2017-09-11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浸淫在前史中的笔意


  前史规范。前史规范即一个书家艺术终极价值放诸前史长河中进行考量的评判规范,它的出现可能需求几百年乃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它相对安稳,又会随着年代审美风气的变换而不断改变。关于今世语境而言,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欧阳询、苏轼等都是契合前史规范的典型代表。正如项穆在《书法雅言·品质》中所标举的“大成已集,妙入时中,继往开来,永垂模轨”。到达前史规范的书者,天然可跻身百代垂范的“大师”队伍。


  固然,关于今世的大都书家而言,前史规范是可望而不行及的,也没有书家会设想自己正在进行的书法创造是否会成为后世崇拜的经典,而前史上的经典也往往都是在书家天然为之的情境下诞生的,《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等,无不如此。这种无法预知,与徐渭、梵高级中外大师的死后走俏是一个道理。但是,作为一位有担任的书法家或文艺从业者,心中应有一种对前史和公民担任的使命感和职责感,即“胸中有大义,心中有公民,肩头有职责,笔下有天地”,对待艺术精雕细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档次和思维修为,这样才干创造出经得住前史检测的著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