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 > 艺术映像
艺术映像
画作中的“尚理”观念
发布时间:2017-09-28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徐复观之“画能尽物之性,才可说是能得物之真”结论,可谓真知灼见,道出了万物皆有常理的道理。然其论说仅止于此,而未能进一步延伸到我国山水画图式研讨这一层面深化论说,对错常惋惜的。


  其次,美籍日人宗像青彦及陈传席皆对此有论说,然未出徐复观之苑囿。当代学者韦宾在其《唐代画论考释》中对此却是有较深化之论说:


  夫山水之无树、无石、无峰、无峦、无岭、无岩,则山水不能为山水也。作者曰“山水之象,气势相生”,非山水有此气势,以山水表象于吾心,心之动,故曰气势相生也。物象之源者。即物象之来龙去脉也。其观物之详,然后其画能得造化之理。宋人观物,致使其知,亦不过知其理,以进于命也。两者相通。“明物象之源”者,实下启宋代绘画“尚理”之观念。


  韦宾之论也着重了欲得“物象之源”需明物之性的道理,一起他更重视了知物之理的重要性,一起指出荆浩此理论下启宋人绘画“尚理”观念。韦宾此观念对我们了解“物象之源”有重要的启示含义,能够直接敞开我们从我国古典山水画图式这个层面对此加以深化探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