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春水绿充溢》
发布时间:2018-03-19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实际上,齐徐二人对山水画的观念是有同有异的。在对立动辄论宗派、讲来历,对立重描摹、轻发明,提倡师造化上,二人观念附近;但在怎么发明上仍是有很大差异的。齐白石寻求实在感触之后、删繁就简式的、大适意的胸中山水,并斗胆发明出前无古人的山水画;徐悲鸿则寻求“画树知为何树,画山可辨远近,画石堪与磨刀,画水可成饮料”的实感。所以徐悲鸿对齐白石的山水最垂青的是其发明性,而非描摹来的,正如他给齐白石的信中所说:“吾推重齐白石者,正因其无一笔古人而能自立(此节尤重要)”,“闻师造化矣,不闻师古人也,试问古人何师?甚矣!浅人之误人也”,“翁之山水独创一格,深合天然。俗子偷闲,惟知四王,复好论对错。不才因号之曰:有目用以无视最为可耻”,“翁写(山)水特妙,改日愿得一帧”。齐徐二人在艺术上的这一点“同”,是他们坚持后半生往来的很重要的要素,而同样是尊重齐白石的林风眠,或许就是由于缺少这样的根底而没有继续往来。这提示咱们,对艺术的某些认识上的一起话语,或许是画家往来的相对牢固的根底,哪怕他们被划分在不同的类型里,哪怕他们只在某个方面存在“同”,哪怕他们各自还存在很大的“异”。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