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安大略博物保藏赏析
发布时间:2018-03-26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兴化寺后殿元代岩画《弥勒佛佛会图》落入古董商手中后,先被转移到太原躲藏起来。1928年,加拿大派驻河南开封圣公会的怀履光(William C。
White)主教从一个英国人那里得到有岩画求售的音讯,立行将岩画相片寄往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向馆长古莱里(Charles Trick
Currelly)推荐购藏。在得到馆方赞同后,同年11月经怀履光的斡旋,由北京宝珍斋古董商葛春华出头以5000块银圆的价钱代买。
1929年,分裂成63块的兴化寺后殿岩画各自分装在木箱中,由火车运至天津,再交美国捷运公司海运至美国。两个月后岩画抵达波士顿港,再转火车运达加拿大多伦多市,终究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落户。1932年博物馆扩建工程竣工,开端考虑岩画的修正和展陈。馆长古莱里了解到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Fogg
Art Museum)的修正师史道特(George L。
Stout)创立了一套用麻布和木板替代岩画后边泥层的办法,对修正剥离后的我国岩画很见效,便约请其修正岩画。次年,史道特受邀专程至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两名助手作业了一个月,完结了《弥勒佛佛会图》的修正作业。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