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摹经典诲人不倦
发布时间:2018-05-21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数十遍书写同一内容无缘佳作,仅仅低层次的重复。走出这种窘境的好办法是描摹经典诲人不倦,自己创写只限一次。即便不如意也不去理睬,转而写新的内容。长时间坚持抄书,这种重复与困惑会不知不觉地消失。近几年的冬天我除了描摹就是誊写经典诗词、美文,誊写多了,涂抹之迹不时呈现。开端遇此状况一律抛弃,后来不忍,再后来敝帚自珍。渐渐地涂抹增加日益斗胆,致使一旁研墨的“书童”恶作剧说“写得一般,改得天衣无缝”。本年初有一次抄唐人唐彦谦《题蒲津河亭》诗句“烟横博望乘槎水,月下文王避雨陵”,连抄三次都误作“月下文王避风雨”,最终无法落款:“末二字当为雨陵。”究其原因,《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之战有一段:“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当年学习古代汉语,吟诵太了解了,所以一写就错。又一次抄韦处厚盛山十二诗,《梅溪》:“夹岸凝轻素,交枝漾浅沦,味调方荐实,腊近又先春。”荐字写错牵强修正,又落实字,所以文后注明“落实字”。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