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的《高昌岩画精华》
发布时间:2018-07-06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罗振玉(1866—1940),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本籍浙江上虞,晚号贞松白叟、松翁,是我国近现代四大显学“甲骨学、敦煌学、书籍学和清代内阁大库档案学”的首要开创者和奠基人。罗振玉保藏的书画、青铜器、古籍、书籍、冥具、清宫档案等,可谓山海之富,其藏品曾编成《三代吉金文存》、《明吴门四君子法书》、《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岩画精华》等书。
天纵之才,满清遗老
罗振玉出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后迁居浙江上虞客籍。祖父罗鹤翔历知泰兴、高淳、江宁等县事,父亲罗树勋曾任海州州判、清河县丞。
罗振玉少时家境贫寒,日子困难,家无藏书,读的书都是借来的,但其天质甚高,7岁时便能质疑师说。他5岁入私塾,跟从乾嘉朴学的传人李岷山读书。自15岁始,喜爱印玺;16岁治金石之学,中秀才;18岁开端收集古器;19岁,其《存拙斋札疏》便刊板印行。德清大儒俞樾著《茶香室笔记》,曾引《札疏》之语;而汪士铎在《存拙斋札疏跋》中称其“考证极多精核”,“确然不刊,古人复生亦无以易其说”。正因得俞樾、汪士铎等之推重,所以《存拙斋札疏》渐为人知,而罗振玉也得以声名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