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后识真画
发布时间:2018-07-17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五十年后识真画”——这是上一年浙博为留念黄宾虹去世五十周年举办的系列展览的称号。的确,“作画难,识画尤难”。黄宾虹的绘画,50年之后才为学界遍及认可。可是,直至二、三年前,黄宾虹的画,无论是其学术位置,仍是其商场价位,都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点评水平。原因是他那黑密厚重的画风,世上几人能识?傅雷是20世纪鉴赏力最高的极少数人之一,他差不多也是榜首个识得宾翁画作的人。关于怎么识画,傅雷结合宾翁本人的观念,谈论精辟,转引于此:“昔人有言:看画如看佳人。其风神骨相,有在肌体之外者。今人看古迹,必先求形似,次及傅染,次及实践:殊非赏鉴之法。其实著作无分今古,此论皆可通用。一见即佳,渐看渐倦:此能品也。一见平平,渐看渐佳:此妙品也。初若艰涩方枘圆凿,久而渐领,愈久而愈爱:此神品也,逸品也。观画然,观人亦然。美在皮表,一览无余,情致浅而意味淡,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间,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故初平平而终见妙境。若夫风骨嶙峋,森阴森,巍巍峨,如高僧山人,骤视若拒人千里之外,或平平天然,空若无物,如木讷之士,寻常人必掉首弗顾:斯则必神志专注,虚心静气,严厉深思,方能于嶙峋中见出壮美,平平中辨得隽永。唯其藏之深,故非浅尝所能获;惟其蓄之厚,故探之无尽,叩之不竭。”(《观画答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