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 > 艺术映像
艺术映像
无法摆脱的“四王”
发布时间:2018-08-14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山水画里如此构图、用线,和传统山水画概念相距甚远,所以从严厉传统程式化山水沿用而来的画家是看不上齐白石的。那么为何齐白石的山水画却是如此不同呢?这要从《芥子园画谱》开端说起。


  一套残损不全的《芥子园画传》启蒙了齐白石开始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学习。二十岁的雕花木匠齐白石在没有绘画教师的情况下,从一位顾主家中看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视为瑰宝,借回家中每晚以“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损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订成了十六本。这一进程,使齐白石获得了最早的绘画范式和依据。


  《乌巢图》古代爸爸妈妈逝世之后,会在墓的邻近修一个房子守墓。这幅著作的描绘是以线来描写的十分简略的画面,长线条,这与他画《芥子园花园》是相关的,因为他学的画传是木刻板的,所以画面是以线条为主体,这能够在前期的齐白石的绘画中出现出来,线条运用简略。因为其时的《芥子园画谱》都是木刻水印,山水中的皴法只能以刻线替代,无法体现出皴法中皴擦的效果,齐白石日后的山水的绘画办法一向是少皴法,而多线条勾勒,或许就是受了描摹《芥子园画谱》的影响。


  可是,日子在那个时代,就很难不受“四王”的影响,齐白石前期画过一幅传统山水画《龙山七子图》(保藏于私人藏家,此次未展出),所绘是龙山诗社七人在山中赏景吟诗的场景,就是传统山水的路子。在还未构成自己风格之前,齐白石画山水多为朋友所作,《蔬香老圃图》也是他传统风格的绘画,一老者在田园之中,老者是其朋友的父亲,人物暗喻老者恬淡之心,这种将人物置于田园或山水之间的办法,是我国画赋有涵义性的人物体现办法之一。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