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视频 > 艺术映像
艺术映像
玉玦之造型如意图样探源
发布时间:2018-01-23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春秋战国的玉玦,有圆形缺口素面无纹的,有雕琢成纹饰的,有呈柱状加缺口的。


  辽、金、西夏、元时期的耳环多附有精巧的装修。辽、金、西夏、元时期的耳环多附有精巧的装修。


  明代盛行一种葫芦形的耳环,以两颗大小不等的玉珠穿挂于一根粗约0.3厘米,弯曲成钩状的金丝上,小玉珠在上,大玉珠鄙人,看似葫芦形,其上有金片圆盖,其下再挂一颗金属饰珠。


  清朝满族妇女传统风俗,
一耳戴三件耳饰,他们称环形穿耳洞式的耳环为“钳”。后妃们穿朝服时一耳戴三钳。宫里选秀女,也要先派人验看耳上是否戴三钳。乾隆十四年选秀女,发现有的满族女子效法汉俗一耳戴一坠子,乾隆帝曾明谕立行禁止。


  清代耳饰也分两大类,有流苏的为耳坠,无流苏的为耳环。北京故宫博物院保藏的清代耳饰,不仅资料高贵色彩华美,并且方式千变万化,有的以表现珠玉材质自身的自然美为主旨,有的以闪现珠翠宝石的色泽为准则,有的以烦琐工巧的工技为特征,有的将珠翠珊瑚组合成万寿字、方胜、福在眼前等吉祥如意的图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