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玉器之绘雕技法
发布时间:2018-01-25 来源:非遗文化专委会官网
西周玉器在承继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进,首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雕琢的琢玉技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生动多样,而显得有点板滞,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厉的宗法、礼俗准则也不无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明艺术上百家争鸣,玉雕艺术光辉灿烂。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正人)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正人。‘正人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特别腰下的玉佩系列愈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能体现年代精力的是许多龙、凤、虎形玉佩,造型呈赋有动态美的S形,具有稠密的我国气度和民族特征。饰纹呈现了隐起的谷纹,附以镂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单阴线勾连纹或双勾阴线叶纹,显得饱满而又调和。人首蛇身玉饰、鹦鹉首拱形玉饰,反映了春秋诸侯国琢玉水平缓佩玉景象。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玉佩,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节玉片组成一完整玉佩,是战国玉佩中工艺难度最大的。玉带钩和玉剑饰(玉具剑),是这时新呈现的玉器。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非遗文化与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